足迹
贞观公务员笔趣网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69章 李瑭与龙一(第1页)

陈平安解释道:殿下,如今陛下可能正在做最后的大决战。等到这消息送去营州那边,可能刚好大战结束,陛下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臣以为,不如先多冶炼出来灯丝,制作发电机。我们现在又有了蒸汽机,可以作为动力,也不需要人再蹬着轮子发力了。这将会省去很多麻烦。陛下凯旋,回到皇宫,见到到处都用上了电灯,甚至是京师商铺都有了电灯售卖,到时候,可能万家灯火都会有着电灯用,岂不是美哉李承乾一听,也觉得是这个道理。现在把消息送到营州,估计那会儿大战才打完,父皇看到这个消息,也就高兴一会儿,然后就要忙着安抚士兵,以及如何治理高句丽,又要如何针对突厥和东瀛等事务,也顾不上这一个消息了。不如现在多多制造电灯,把皇宫各个宫殿都装上电灯。父皇回来一看,岂不是惊喜不已!这效果,必然是比把这样一个消息送到营州,让父皇看一看,更好一些。陈公高明,孤佩服也。既然如此,那就全依仗陈公施为。孤可全力配合,要多少人手,还是多少钱财,都可言明,孤来想办法。陈平安行叉手礼道:喏。他和李承乾的交际也不是很多。却也比一般的大臣要好一些。李承乾在为监国太子之前,可是经常去将作监那边,这里看一看,那里看一看。还会亲自对那些获得封赏的少匠们进行嘉奖。可以说,李承乾在将作监那边已经是混了一个脸熟。同时,李承乾也为了继承李世民的优良风格,对陈平安也是恭敬不已。经常请教一些问题。陈平安没端着架子。却也没有什么君臣之间的那种礼教思想。那时候,他二十多岁,把李承乾当做是当年带着的那些学弟一样看待。这也让李承乾觉得很舒服。终于有一个人,好像是他的平辈,好像是朋友,好像是兄弟一样。再说了。陈平安也和长乐公主订婚了。乃是这大唐的驸马。论辈分的话。陈平安要随着长乐公主叫李承乾一声大兄。只不过,李承乾未必敢答应就是了。聊完了公事儿。陈平安看着那一堆的公文,也就暗自叹了一口气,可怜的孩子。史册上没落得个啥好的。如今,似乎也没讨到什么好处。正所谓,欲戴皇冠,必承其重。李承乾想要当好这大唐的皇太子,也不是那么容易,要承受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需要承受的压力和责任。就好像是李世民一样。十九岁就开始举旗造反了。成功了就是一条真龙。失败了就是一条臭虫。陈平安直接拜别了李承乾,回到将作监。田叔,我已经到了太子殿下的手令,还有我这少监的官印。你立即上报给工部那边,让他们起草一份公文。我们将作监这边需要在江南道的虔州建立一座矿场,这个矿场会比较大。而且,规模可能不小。同时,还需要御史台、工部的官吏坐镇,地方上的官署联合治理,以及对当地招商,引入部分商贾进行合作运营。到时候,这个矿场的矿工是要给工钱的!陈平安打算接着这个机会,建立国有·资产管理机制,以及国企·矿场。这样做,既能够保证虔州之地的钨矿石矿产属于国家·所有,不至于过度开发、过度开采、污染环境。也就是又便于管理。后面,肯定还是要发放许可证,允许其他商贾们购买许可证,然后建立矿产开采。若有私人开采,抓住一个,抄家、斩首。不然,这虔州之地就绝对不得安宁。有人为了建立矿场,直接毁了两天、霸占了耕地、霸占了林地什么的,都是有可能的。这种事情,就算是陈平安所在的那个年代,也不是没有。在这大唐,肯定也会有人为了利益而不顾王法,但是……重典之下,死的人多了,也就会让他们害怕的。田季得到了吩咐,便行叉手礼道:喏。然后带着公文就去了工部那边。将作监的事情无小事,只要是陈平安所写的公文到了工部主官的桌子上,就要第一时间办理。工部尚书立即召开了一个会议,商讨了一下,就开始起草起来。御史台那边也是一样。魏徵读完之后,也意识到钨矿石的重要性,也从这公文里面了解到,不严加监管,以后整个虔州都有可能产生乱子,并且,还不利于将作监这边生产钨丝。钨丝产量低了。电灯灯芯的产量就低了。电灯灯芯的产量低了,电灯的产量也会很低。到时候,又怎么实现万家灯火白如月呢电灯那般光芒。魏徵也是亲眼所见。除了震惊,还是震惊。无法想象得到,这个世间还有这样的东西。也更无法想象,这是人可以造出来的东西。古往今来。所有的古籍上面都没有记载过这样的事务。魏徵不免又想起了浑天说。想到了太极宫旁边场地上,还有着一个浑天仪,还有一个浑天模型。太阳在中间,然后依次是水金大(月)火木土。这些又像是天象学。也不知道,陈平安仅仅是二十岁,又是如何学到了他的那些师傅们的所有学问。又不知道,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,能够教导出来这么多的高人。然后,他们还能甘愿避世不出,只一心研究。而陈平安又为何学会了这些师傅们的绝技,还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,还能和常人一样。并不迂腐,也不会固执己见,更不会只懂得研究,而不懂人情世故。魏徵觉得那个地方,可能是千年才培养出来陈平安这么一位,适合出世的人间行走者。魏徵虽然有着很多疑惑,也对陈平安的身份十分好奇。但是他也知道,陈平安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能够让大唐更美好、更繁华、更昌盛。故此,他对这件事情也十分上心。立即就开始安排人手。随着工部一起,参与招商,参与建立矿场。从第一步开始就施行监督,保证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差错。……贞观十一年的上元节。就真的有一些冷冷清清了。没有花灯,没有花车,没有徐鹤子的表演,没有文人骚客聚在长安城,一首一首的佳作流传出来,有一些,还会于大唐邸报上面报道出来。这一天。英灵殿那边的人是最多的。早上一早。皇太子李承乾就带着人祭祀英魂。随后,这边的人就络绎不绝,上到王公贵族,下到黎民百姓。完全就是放开的。谁都可以进去拜一拜。有条件的,上三炷香,也是可以的。陈平安则是组织了将作监的所有工匠,在日落之后,组成队伍,前往英灵殿。买了很多香。一人三根。然后依次进去祭祀。用陈平安一直以来的话语,那就是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将作监进行各种研究,之所以岁月静好,乃是有着这些大唐的英雄们在负重前行。他们是绝对值得尊重,也是值得他们一直铭记在心的。贞观三年的时候。李世民就听从了陈平安的建言,开始对大唐军队进行了一次梳理。保持军队的纯粹性。又开始慢慢地改革,提升了长史的地位,开始有意教导这些士卒们识字读书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,那就是思想教育。他们当兵,不仅仅是为了混一口饭吃,也不是为了那点军饷。他们应该还有更高的理想,还有更高层次的坚定信念才对。他们为的大唐的江山社稷,是为了中原唐人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。他们的负重前行,是为了身后的万家灯火。这种思想教育也不仅仅是针对大唐的将士们,还有大唐的百姓们同样也要改正观念。大唐邸报一直都在做着引导。什么军民鱼水情。什么军民一家亲。什么人民·子弟·兵。士卒们也有家人,也有父母,也有妻子儿女啊!他们自然是百姓们的亲人。所以,百姓们不能把士卒看做是猛虎,看做是恶人。而大唐的将士们也不能做恶人,不能抢夺百姓,就是这一针一线,也不能拿。谁拿了。直接受处罚。严重的,自然是斩首示众。让将士们知道,不把百姓们当做是亲人的下场。这样一来。这个舆论慢慢地也就纠正过来了。在大唐这个时期,是真的不难。这天下,是李世民带着他们打下来的。这时候的将士们自然认同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国祚。若是其他时期,恐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。说白了。你李家的天下,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陈平安自然也不能只说不做,所以在这一天,也带着将作监的工匠们在英灵殿祭拜为大唐浴血奋战而死的英雄们。等到第二天。也就开工了。钨矿石从江南道虔州那边运送来了不少。冶炼成为钨丝需要好几道工序,要花不少时间。想要在李世民凯旋之前,给皇宫所有大殿都换上这个电灯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。时间紧,任务重。陈平安对将作监的工匠们说道:时间紧,任务重,我们就要合理分配,互相配合。所以,我把你们分成了十个组。三个组负责冶炼钨丝,三个组负责发电机,三个组负责蒸汽机。最后一组负责组装起来,完成蒸汽机、发电机一体化。具体的流程,我也已经发给了你们的组长,你们下去之后研究。现在,由田少监来点名。田季站出来,开始点名分组。分组之后。就开工了。大家也都是撸起袖子开始干。前院还有很多工匠,包括虞昶、长孙涣等人,也都在。这时候。也自然把他们也算上,该打铁的去打铁,该制作一些小配件的制作小配件,该打磨的要参与打磨的。总之,没有一个人闲着。长安城将作监这边是撸起袖子加油干,一片热火朝天。营州那边的边关则是炮火连天。盖苏文实在是忍不住了。在这么继续下去。他还没被大唐的皇帝李世民打败,就要死于内讧了。突厥人实在是太野蛮,也太不讲道理了。和他们联盟。是盖苏文所做的最错误的一个决定。他现在是真的后悔了。可惜,后悔也已经来不及,他现在是已经被架在火上烤,能不能保全自身,真的不好说。盖苏文也很清楚这一点。当他见到了大唐将士们的那些装备之后,他才算是醒悟过来,当初明明听到了使臣们讲述大唐还有着阅兵式,那些将士们穿着铠甲,看起来威武不凡。而这样的将士,大唐可能有几十万。他觉得不可能。这一定是大唐的皇帝李世民故意所做的阅兵式,就是为了吓唬一下他们。可是,直到真正的面对大唐的精锐的时候,他才知道,使臣们没有说谎。更关键的,他现在已经无法指挥突厥人和东瀛人了。他们在高句丽这边抢的差不多了。好在,没有因此而退缩。当他拿出所有的财产,所有的粮食,表示要和大唐决一死战的时候。突厥和东瀛的人竟然非常兴奋,表示早就应该这样了。吃饱喝足,痛痛快快地打一场。然后,又为了谁打头阵,谁是先锋,谁又是左右翼而吵起来。甚至是要动手了。盖苏文又没办法,只能是答应他带着人为先锋,冲出去,突厥和东瀛为左右两翼。他们这才作罢。决战的时机很快就来了。盖苏文是一刻都不想多等。他觉得再等下去。突厥和东瀛的人把自己的地方抢劫一空,他就算是打败了大唐的皇帝李世民,高句丽的百姓们也得不到什么好,反倒是还被抢了。所以,早一点儿死战吧。是输是赢。就看这一战!轰!轰!轰!战场上,轰鸣声震耳欲聋,每一次的响声,都在敲击着盖苏文的心口。他的心跳不自觉地跟着加速。完了。一切都完了。一切也都晚了。不!盖苏文红着眼,看着整个战场,最后死死地盯着那远处的长城。他似乎看到,那大唐的皇帝李世民正站在长城城墙上,看着这边的战场。他似乎也看到,对方那志得意满的嘴脸。盖苏文缓缓地拔出了腰间的宝刀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