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贞观公务员笔趣网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31章 被绑架的林扉(第1页)

随着会试的到来。裴记香水,似乎一夜之间火爆长安。桂花香、荷花香、菊花香、月季香……等等花香,直接浓缩在一个小小的瓷瓶里面。倒一点儿在手上,擦一擦,一整天都是香的。这其实不算什么。关键是,喝一点,不吞下去,润一润,就能够解决口臭的问题了。这时候,可以刷牙的人很少,几乎是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没有可以刷牙的待遇。等到二十几岁,一口牙很容易出现蛀牙,然后,就会有口臭的毛病。可以说,大唐的人大部分都可能有一些口臭,所以薄荷叶也就流行起来。吃完饭,嚼一口薄荷叶,可以清新口气。如今,有一些人直接把香水当做是薄荷叶,不喜欢嚼薄荷叶的人,香水倒是可以成为替代品。当然了,三百文一瓶的香水,在这时候的大唐,已经是天价了。买香水,不如买香囊。要是寻常人,可能还会担心三百文一瓶的香水,会卖不出去。裴明礼是一个聪明人,在陈平安的高端商品思维灌输下,有着足够的信心。他可是知道长安有钱人是多么的有钱。三百文一瓶的香水,又不是天天买,所以……还是买得起的。至于蒸馏花香精和蒸馏酒这些,裴明礼都是自己亲自去动手,还交给了自家的妻子,以及老管家。这两个人,是他绝对可以信任的人。其他人,他都信不过。香水很赚钱,肯定会让人眼红,也会引起其他人的觊觎之心。他不能不防。更为关键的是,这是圣上和陈平安交给他的任务。若是这香水的手艺被人偷学了,那他万死难逃其咎,也肯定是要失去圣上的信任。那些参加会试的学子们,也是第一次重新认识京师长安。一瓶香水,竟然敢卖到了三百文!关键是,还有人会买。当真是开了眼。十一月十五。深秋之后的长安,已经开始寒风习习起来。敬晓月现在是挺着肚子。然后,吴依依也有了身孕。陈平安拒绝了敬晓月再给他安排人暖床的提议,选择多陪着她和吴依依。敬晓月挺着肚子,肯定会有一些难受,也是需要他多多陪伴的时候。吴依依也是才怀孕不久,已经开始出现孕吐了。两人都需要他的陪伴。要是再多一个人,陈平安就是分身乏术,陪伴敬晓月和吴依依的时间就少了。前世也算是单身很多年的人。所以,并不是那种喜欢用那什么来思考问题,也没有那么的喜新厌旧。冬季来临,人也变懒了一些。陈平安去将作监的次数也少了,每次去的时候,更多的是询问田季,有没有人提出一些新的想法。以前那个人造翅膀的设想,最终还是搁浅了。就算是陈平安已经提出,风筝能够飞起来,还能飞得很高。那么,要是造一个很大很大的风筝,是不是也能带着人飞向天空。工匠们倒是很积极,不过一个月,就造出来一个大风筝。然而,带不了人。它自己飞起来都比较难。更别说带人了。归根结底还是工艺水平不高,滑翔伞的布可不是一般的布。用粗布,加重了重量不说,密闭性也比较差。用上丝绸吧,倒是变轻了,可是质量也不合格,实验的时候,已经摔伤了好几人。最终,也因为这个实验过于危险,只能是搁浅了。陈平安也只觉得可惜。将作监也一直在负责炼焦、高炉炼铁,供应刀枪剑戟、盔甲盾牌的打造,还有曲辕犁的部件等等。除此之外,也有造纸、雕刻雕版等任务。扩招之后的将作监,已经成为了大唐最大的一个工厂。陪着敬晓月和吴依依散散步,活动身子骨,然后,就是回到书房写史册。已经断更了一个多月。李世民开始催更起来,想要看一看麟德元年之后的历史。武氏垂帘听政之后,操作不少。李世民看了,估计会气血翻涌。但是,不写也不行。反正受气的是李世民,只要是不被当场气得吐血,或者是昏过去。陈平安也不用担责。麟德二年好像没什么可以描述的,陈平安脑子里面记得的大事件,也没有关于麟德二年的一些内容。好像有一个东瀛的第五次遣唐使,这个可以写进去,并且,还能加一些内容。到目前为止,李世民对于遣唐使还有东瀛的了解并不多。也可以借助这一次的事件,讲一讲关于东瀛的内容,那两座银山,可是被很多网友深深地记在心中。陈平安记得是石见银矿、佐摩银矿,还有一个别子银矿,算得上是世界上非常大的银矿。要是能够开发这些银矿,足以支撑大唐的货币储存。以银币代替铜币。毕竟,在大唐国内开发铜矿,需要大量的人员,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。要是以货换银。不仅能够促进大唐的工业发展,还能够获取东瀛的白银。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。陈平安也就在这遣唐使后面,加上了一些内容。然后就是乾封元年。陈平安记得有一些帖子里面讲述过,李治在这一年于泰山封禅。不过,李治是先封禅,然后再改元乾封。然后就是李治信佛,在各地建立寺庙,推动了佛教在中原的发展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需要被记载的就是武氏杀兄了。因为从这里开始,武氏掌权,开始了她的操作,杀兄完全就是解恨。当初,武士彟原配相里氏,生的武元庆和武元爽,后来娶的杨氏,生了三女。武士彟死了之后,武元庆和武元爽就欺压武氏三姐妹,最后还把她们赶出家门了。武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选秀进宫。而她垂帘听政之后,自然是要报当初之仇。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,武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嗯。和李世民有一些相似。不知道,李世民看了之后,会不会生出惺惺相惜的念头乾封二年,李勣、薛仁贵再此征战高丽,德胜而归。东瀛再次派遣了遣唐使。几乎又是满载而归。还可能带着不少技术,甚至是一些工匠回到了东瀛。总章元年,大唐平定了高丽。乾封二年正月,李绩领军攻克高丽新城,乘胜领兵追击,一连攻克高丽十六座城池。九月唐军攻克平壤城,男建与高丽王藏同时被俘。这次出兵二年多,唐军共收高丽民五部,一百七十六座城池,六十九万户,凯旋班师回朝。十二月,李治下诏,降高丽王藏为司平太常伯,员外同正;男产授司宰少卿;男建被流放黔州;男生授右卫大将军,唐军各级将领均有赏升,并设安东都护府统辖高丽之地。唐朝的版图再一次扩张,并且,高丽这个隋唐两朝的大敌,终于是败在了大唐的铁骑之下。总章二年,东瀛再一次派来了遣唐使。咸亨元年,这一年的战事比较多,陈平安记得的主要战事,就是薛仁贵兵败吐蕃,被打的只有几位主将逃了回来。不过,这里面也并不是薛仁贵的原因,而是将帅不和,李治这位皇帝已经逐渐失去话语权,真正在这一次的战事上指手画脚的人是武氏。她在利用这些战事,培养自己人。薛仁贵西进吐蕃,结果战败。然后就是高丽的余孽想要复国,夺回自己的疆土,唐朝再征高丽。然后就是大灾荒了。陈平安不知道这个灾荒是什么时候开始的,但是记得那帖子记载,这一年的灾荒非常严重,以至于朝廷要建立收容所,用来安置灾民。最后,就是李淳风在这一年去世。咸亨二年,大唐派遣了使臣前往日本,还有一个,也就是贺兰敏之的死,还有其他几件事,也无关紧要了。咸亨三年,没什么事可以写。咸亨四年,俺也一样。陈平安写到这里,也就停下了笔。这也差不多了。一共写了九年。就是这李治一直在换年号。这一点实在是太不友好了。要不是陈平安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,还真的记不住这些年号呢。第二天。等到常参结束之后。陈平安才悠闲地到了皇宫,把史册递给了李世民。李世民看到东瀛几次派来了遣唐使,带回去不少赏赐,以及很多工匠,就微微蹙眉。他可是还记得陈平安当初说过,四周之敌长长偷学大唐之文化、手工艺等。东瀛这频频派来遣唐使,其目的肯定不简单。等到看武氏杀了自己的兄长,眉头皱的更深了。如此这般心狠手辣的女子,岂能久居后宫看完之后。李世民放好了史册,问道:东瀛意在偷学陈平安抱拳回道:陛下圣明,东瀛派来遣唐使的真正目的,就是学习大唐的文化、手工艺等。上到大唐的官职制度,下到铁匠、木匠、布匠等等。东瀛也是因此而快速地发展起来,并且因为其在海外,所以不会有外敌,只是因为内战比较多,所以一直到明朝,才兴兵出海,入侵中原。等到了后来,东瀛又学习了西方的技术,自己制造,又或者是用白银去买,壮大自身,打得清朝低头求和,割地赔偿。李世民顿时一拍桌子,叫道: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!陈平安很赞同。陛下,东瀛有着全天下最大的银矿,可以说,整座山都是白银。只是挖开一角,就银光闪闪。臣以为,大唐在北伐胜利之后,就可以着手造船,开启海商。用大唐的货物,去换取东瀛的白银。并且,定下国策,不得让东瀛之遣唐使,带走一位中原的工匠!要对其施行技术封锁,不可让其偷学任何一点有用的技术。不然,一定会养虎为患。李世民直接问道:为何是通商,而不是直接东征陈平安回道:陛下,东瀛必定是海上一岛,此去路途遥远不说,还比较艰险。最好的路线,也就是从高丽那边过去。可如今,高丽应该不会同意大唐的商贾从他们哪里出海,前往东瀛。海上之航行,比不上陆地,暴风雨、海浪、以及一眼看不到边,很容易迷失方向。若是东征,在没有很多舰船,以及海上作战的能力和经验之前,很容易产生很大的损失。先通商,用货物换得东瀛的白银,也能把那银山给搬到大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