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疯狂的林檐(第1页)
陈平安想到过在大唐实行改革会遇到很大的阻碍,但是,他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的嫡系官员,都不太支持。按照魏徵的说法,担心建立医馆之后,医师没了医德,开始唯利是图。这确实是一个问题,就算是千年之后,也依然存在。可遇上了问题,就觉得有这样那样的影响,便不去做了吗就要反对建立医馆,依然还是大唐如今的这一套医疗体系。有权有钱的人能够请得起医师,而普通百姓生了病,就只能是等死陈平安已经明确陈述建立医馆的诸多好处,也就可以衡量一下其中的利弊啊。而不是直接站出来反对,似乎就是不想去进行改变。连高士廉都站出来了,说什么担心药材开始种植之后,失去了药效,种植出来的药材也没有品质保证。这也是一个问题,千年之后的中药材煎出来的汤药,药效确实差了一点。但是也并非是一点儿作用都没有啊!药效好的,卖贵一点儿。药效差的,卖便宜一点儿。有钱的可以直接买最贵最好的,没有多少钱的人,完全可以买那些质量比较差一些。咋说,那也是药,也能治病。以古代人的体质,七老八十的老人也不少。能吃到药,再加上自身的抵抗力,怎么也能慢慢地恢复过来。不说药到病除,品质差一些,喝了之后,也能够缓解一下。其实,主要还是让行医规范化,挤掉那些个卖狗皮膏药坑老百姓的,收编那些有着正宗药方,还有一点儿医术在身的赤脚医师。以及,让穷人也能抓得起药,最起码的伤筋动骨、意外划伤、摔伤什么的,都能得到救治。李世民看向了陈平安,他还是希望陈平安能出来说两句,他也好维护一二。陈平安也知道,第一次的科学院是真的不太可能在这时候建立,并且开始招收学子。太急了。所以,那一次的他没有站出来。而这一次,若是再不站出来,以后的建言,恐怕可能就是一句空话了。魏公、高公,所言也并非是妄言。指出建立医馆、设立药田会出现的问题,可是,臣以为不能因为出现了问题,便不再去做。建立了医馆,可以编撰律法,或者是设立行医规范准则,编撰律法,加强医师们的行医原则。若是出现了一些医师没有医德,又或者是庸医之类,可以从重处罚。试问,一个庸医治病害了几个人,和几百位医师救了几万人,其中之利弊如何至于药田,也并非是什么田地都可以种植药材,也要讲究一个因地制宜。适合种植药材的地方,规划一片药田。种不出药材来的药田,农户们还会坚持吗推广茶叶的时候,也可能会出现弃粮种茶的情况,可只要是巡查御史的监管,还有各地其他言官的监管,出现一个,从重处罚一个。而且,也并非是所有的地方,都适合用来种植茶叶。当集市的茶叶已经很多很多之后,对茶叶的需求也会降低,如此一来,茶叶也就不值钱了。一片良田,种植出来的茶叶的收入,还不如粮食的时候。农户们自然会选择拔掉茶树,重新种回粮食。至于药田、茶山等,影响了粮食的产量这一问题,其实也不必过于担心。重罚之下,百姓们不会冒着被砍头的危险,去违背唐律,把良田变成药田。只要是唐律能够很好地实施,只要是监管能够到位,那么,建立医馆,推广医馆,完善药材种植和买卖的规则,百姓们也就能够看得起病,抓得起药。此乃利大于弊之事!只因为此事存在一些弊端,就直接否决。此后,百姓们富裕起来,也就有了钱,看得起病、抓得起药了。那时候,百姓们对于医师和药材的需求量也就会提高,药材肯定会越来越值钱,医师们也会忙着给很多很多病人坐诊,商贾们喜欢逐利,见到这般情况,自然会参与进去。想办法,让一些农户种植药材,然后私下里收买,再卖给药铺。而有一些医师,只是学了几个方子,甚至是连药方子都没有,直接拿着加药膏,到处卖,从而骗取百姓们手中的钱财。等到了那个时候,我等再提出解决的办法,再去规范医师们行医的规范,处罚那些庸医、药材商人吗试问,真要是到了那时候,又会有多少人因为一些贪图钱财的赤脚医师而死,又有多少人,因为那些庸医而散尽家财,却还是治不好病陈平安的一番话,直接让魏徵、高士廉等人说不出话来。李世民直接拍着桌子,叫道:说得好!陈卿一片肺腑之言,犹如春雷滚滚,当头棒喝,引人发醒。若是现在就不想办法培养医师,到时候,百姓们富裕起来,自然也还是要去治病。真要是到了百姓们被庸医骗光家财,再去亡羊补牢,什么也都晚了。士廉、玄成,你们的担忧,朕也明白。可是,这医馆一事,利大于弊!魏徵看了看李世民,就知道今天这一件事情,也就是建立医馆,肯定是要实行了。若是他再继续反对,怕是也无效。而且,他的反对,也是担心朝廷建立医馆,还规划药田用来种植药材。这就好像是朝廷在经商,在与民夺利。百姓们又有几个钱建立了医馆,到时候,为了一个小小的疾病,就要去请医师诊脉,然后抓药回去煎药喝,却没有什么药效,喝了和没有喝差不多。钱花了,病却没有好。要是遇上一些庸医,随便用药,或者是胡乱用药,岂不是成了朝廷建立的医馆,谋害百姓吗看起来,朝廷建立医馆是想要让百姓们都能够看得起病,抓的起药。可要是药效不好,治不好病,便是会影响到朝廷建立的医馆的声誉,更会影响到朝廷的声誉。在魏徵看来,朝廷主动推行建立医馆,弊端还是太多了。可他的担心,在陈平安的讲解下,却又并不是那么的严重。弊大于利,还是利大于弊。众人心中也有一个天平,正在衡量着。这一次,最先站出来的人是房玄龄,站出来抱拳施礼道:建医馆而济世,种药田以利民。乃国家之仁政,亦民生之所系。医馆之设,意在除病疗痛,济民生于危难之间。夫人生在世,难免疾病相侵。若无良医良药,何以保身家之安康是以建医馆者,实为救死扶伤之大业。馆中医师,皆由太医署之太医教授,亦是博通医理,精研医术,能辨病源,施药得当。病者至此,得医得药,病痛自去,身心皆安,此乃医馆之益也。再立唐律以正医德,用重典而治庸伪,设官署而监医师,犹如治官吏般治医师,官吏不得枉法,医师岂敢乱为药田之种,意在培本固元,供药材于四方。夫药材者,乃治病之根本。若因地制宜,何愁无良药是以种药田者,实为培育生灵之大德。田中百草,皆生长茂盛,色泽鲜艳,药效显著。采药者至此,得药材以治病,百姓皆受其益。此乃药田之利也。建医馆、种药田,实乃国家之仁政。夫国家者,以民为本。民之安康,乃国家之根本。建立医馆,使民得以疗疾;种植药田,使民得以用良药。此乃国家关爱民生之体现也。吾人当知,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,建医馆、种药田,治百姓之病,解决百姓之忧。如此,则国家昌盛,人民安乐,社会和谐,实乃盛世之景也。房玄龄权衡了利弊之后,选择了支持陈平安,建立医馆,设立药田。百姓们若是真的能够看得起医、抓的起药,治得了病,便是唐朝最大的仁政。此策若成,必定能够名留青史。更为关键的是,此仁政若是成了,李世民仁君之名,也会深入人心。世人就会不在乎玄武门之事,李世民登基为帝,当为大唐之幸!此为正名也。房玄龄的支持,让杜如晦也站出来,表示支持。不过,杜如晦也提出了几条建议,那就是先收徒、设药田,然后在长安设立国医馆。药田的种植不是说成就能成,不是说能有所收获就能够有所收获。药材之成长非几月可成,现在设立医馆,药材何来医师何来太医署先收徒,教授弟子也非几月可成。今年招收弟子,等待药田之药材成熟,药材产量提高之后,太医署的弟子们也学有所成,可以出师了。届时,再建立医馆,行医治病。方为上策。杜如晦之建言,才是真正实用的。不愧是房谋杜断,能够很快衡量利弊,并且给出建议,让李世民也能清楚其中的轻重缓急。有了此二人的支持,萧瑀也站出来了。然后就是长孙无忌等人,也给出了相关建议,如何规划药田,如何支持太医署收徒教学,又该如何编撰律法,避免医师中出现一些唯利是图之人。诸卿之言,皆是金玉良言!朕能得诸卿之辅佐,何愁大唐不兴!